close

原來從這篇才知,鉛筆不是鉛做的

原來魔鬼沾的名稱與典故是這樣。

看到人在班堡 努力把台灣建築的各種名詞翻譯成德文,真是既辛苦又佩服唷。

那天,跟朋友聊天談到這翻譯之難,既要兼顧知識的正確性,還要達到信達雅的境界,真是超高難度。
其中,單單那菜單就很有趣囉。

那雞爪稱為「鳳爪」,那「佛跳牆」與「驢打滾」又是什麼玩意呢?要照食物材料來翻譯呢?還是按照中文菜名來翻譯呢?
單單一道簡單的青菜豆腐湯,就可以取名為「青龍白虎湯」。

一道紅燒魚尾巴,可以取名為「紅燒划水」,我也可以把菜稱為「龍尾划水」。

在菜盤子邊再擺上些蝦子,那就可以取名為「龍困淺攤遭蝦戲」。這樣一來,這道菜在中文裡的意境就很好玩,但要翻譯成德文似乎就難找那文字的韻味了。
一道紅燒魚,不只是稱為「年年有餘」而已,再擺個燙青菜當閣門,那我就取個「魚躍龍門」的好兆頭。

一道簡單的茄子過水(我們都知道是水煮茄子,只是水滾了就撈起來)之後沾辣椒醬來吃,我們可以簡單的稱「茄子冷盤」,但也可以取個文雅一點的「紫茄沾紅塵」,這菜名聽起來美多了吧。再切上小黃瓜與紅蘿蔔與豆腐皮一起擺盤,那就紅綠黃紫各顏色具全,取個什麼名字好哩。
稱為「紅塵俗事」嗎?不不,這太雅了。
稱為「人生的滋味」嗎?不不,這太老套了。
用白語版來稱為「藝界人生」,不不,這更難解釋了。
好吧,用很務實的觀點來稱「蔬菜冷盤」,但真無趣呀!

哪一天,我在這裡找得到竹筍,做個沙拉冷盤再點綴個花卉,我就取名為「君子懷春」。
哈哈……
不要懷疑,這表示我肚子餓了,想念美食的隨想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德國媳婦 的頭像
    德國媳婦

    德國媳婦

    德國媳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