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 wird dunkel. Die Kinder schauen mit leuchtenden Augen auf ihre Laternen, die sie mit viel Liebe gebastelt haben. Sie warten gespannt auf St. Martin . Kinder lieben diese Zeit um den 11. November herum. Denn nach dem traditionellen St. Martins-Umzug und der Darstellung der Mantelteilung dürfen sie durch die Straβen ziehen, an den Haustüren klingeln, Martinslieder singen und Süβigkeiten erbitten……
聖馬丁節Sankt Martin(舊文)
曾經我以為萬聖節是歐美小孩普遍熱鬧慶祝的活動,但當我們回到德國居住後才發現,素以「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口號,小孩們扮裝上門按電鈴要糖果的舉動,在德國可是寂寞得很!年輕人扮裝舉辦萬聖節派對,或是小孩按鈴要糖果的活動,可是近2、3年來才稍微出現的活動項目,基本上德國人傳統上不慶祝10月底的萬聖節,而是歡度11月10日的聖馬丁節(Sankt Martin)。
聖馬丁節的由來,可追溯自公元316年在今日的匈牙利出生,羅馬帝國時代的一位軍人,但他覺得英勇的軍人與虔誠的天主教徒之間有衝突,於是放棄軍職,專心致力在匈牙利的傳教工作,於371年選為法國圖爾(Tours)地區的主教。後來在法國阿密斯(Amiens)的城門口碰到一乞丐,眼見乞丐凍寒,就把自己的外套斗篷切成二片,一半贈與給乞丐,當晚即見耶穌穿著一半的斗篷出現。於是在聖者的傳說中,當天也是分贈窮人食物與衣物的日子。
在傳說的演變中,始於1525年的科隆一地,即有小孩挨家挨戶上門求取食物。於19世紀末,在萊茵河一帶結合了聖馬丁傳說、提燈籠、遊行、升起篝火等形式,成為今日頗受小孩歡迎的重要活動。
歡度聖馬丁節的活動,其實跟我們在台灣慶元宵的提燈籠活動很類似,同樣是在黑夜中讓小孩提著燈籠出遊,但是在台灣舉目所見都是光鮮亮彩的塑膠燈籠,你在德國的市面上幾乎找不到一只塑膠燈籠,商店裡所販賣的燈籠都是造型特殊有趣的紙燈籠;更別致的是,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獨特設計的紙燈籠,如鵝、金魚、城堡、萬花筒等燈籠造型;而幼稚園裡的小孩就有父母幫忙製作的統一格式的紙燈籠,如大熊燈籠、瓢蟲燈籠、大象燈籠等。
幼稚園裡還貼心地為父母舉辦3次親子共同製作燈籠的時段,於是2003年我就「被迫地」參與我們小孩第一次的燈籠製作,母子倆親手製作出我們的大熊燈籠,很有成就感地先參加由幼稚園舉辦小型的遊行慶祝活動。當晚集合時,驚訝發現原來有人騎馬扮裝成聖馬丁在前引導,約百來人的幼稚園小孩,在父母或祖父母陪同參與下,竟也成了3-4百人的遊行隊伍,在歌聲中繞行森林一圈,最後再回到幼稚園裡升起篝火,分贈麵包享用。
而在真正的聖馬丁節當天,我們鄰近的教堂當晚5點半就有聖馬丁節的詩歌吟唱,教會活動結束後,人群湧出,在英勇的聖馬丁騎馬帶領下,人群開始移動遊行。雖然只是我們當地的小教會,但在信眾們舉家參與陪同小孩提著燈籠遊行的隊伍,竟達上千人之多,而每一只小孩手上提的燈籠,幾乎都是自製的產品,可愛又迷人的造型,每一只都有父母的愛心與小孩的巧思,那可是用錢都買不到的獨特紀念品。
相對於台灣小孩所提的燈籠,大多是在商店中購買的塑膠燈籠,既沒有親手做的樂趣,又沒有純手工完成的成就感,似乎對手中的塑膠燈籠不加愛惜,總是貪圖最新最亮的卡通造型燈籠,買來戲耍一陣就丟棄了,反正要用再買就好了。但若是自己裁紙,自己剪貼,自己花心思完成的燈籠,總會在成就感、新奇、驚喜的勞作中,愛護自己獨一無二的燈籠作品,愛護與珍惜的情感總會增加許多。
另一有趣的是,聖馬丁節當晚小孩子還可挨家挨戶按門鈴,當屋主開門後,小孩們必須唱起:提燈籠之歌(Laterne, Laterne…….)、聖馬丁之歌等,當歌曲唱完後,屋主們才會贈送小孩們糖果與點心,於是只見整條街中小孩們忙碌地來回穿梭,暗夜中點點縈火的小燈籠偏偏起舞,耳邊不時傳來陣陣的童稚歌聲,伴隨著小孩興奮拿到許多糖果的驚喜歡呼聲。
雖然興奮的小孩與非天主教徒的我都無法體會聖馬丁節的真正意義,但我覺得以「唱歌來要到糖果」的舉動,總比不給糖就搗蛋的口號要溫馨許多,小孩們不只有著黑夜中提著燈籠的樂趣,還有要唱歌付出才有糖果收穫的過程,這節日比起萬聖節的搞怪噱頭,更有濃濃、暖暖的溫情醞釀在心中。若你仍想到美食,聖馬丁節最應景的食材,就是南瓜與鵝肉,歡迎你,到此享用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