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7.wretch.yimg.com/chengyiwen/1/1136973255.jpg)
探尋歷史過往與查閱地理位置,不知你是否會納悶?山中小鎮是如何繁榮起來的呢?鄰近的奧地利薩爾茲堡又是如何成就美名?與完成壯觀的城堡建設身影呢?原來,答案就來自於大地的寶藏,此地盛產的岩鹽。
據說,最早之時岩鹽是由鹿群所發現了,因為當地人發現鹿群為何都會集中到某一處啃食植物與地表,於是追蹤鹿群蹤跡而發現山林中的岩鹽。因著珍貴岩鹽的發現,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君王把開採岩鹽的特權賦予修士,並把探勘監管的負責工作,賦予巴伐利亞當地的王侯,因而創造了此地繁榮的景象。從此地連結到薩爾茲堡(Salzburg)的道路,既是昔日重要的販鹽之路,因著販鹽、徵收鹽稅、收取關稅等重要來源,造就了薩爾茲堡的繁榮,如德文中「Salz」就是「鹽」,「Salzburg」就是由鹽收塑造而成的城堡,所以取名為薩爾茲堡,壯觀的城堡身影也以白色為主色調之因。
今日的薩爾茲堡雖在奧地利境內,昔日薩爾茲堡與貝希特斯加登一帶可都是同一君主與王侯們貝希特斯加登的屬地,彼此休戚相關。據說,為了保護岩鹽與防止岩鹽機密外洩,此地區的人民格外地團結,也格外地阻隔外界的人士干擾,塑造出此地居民團結、保守與謹慎的心態,格外地特別。
今日前來貝希特斯加登,當然岩鹽的風光歲月已走入歷史,許多重要的鹽場紛紛關廠歇業,位於貝希特斯加登市區僅有5公里的薩爾茲堡鹽礦場(Salzbergwerk),也從岩鹽場變成了重要的觀光景點;從1517年經營至今的鹽礦場,也從最早只有特殊身分者才能進入,到今日頗受男女老少喜愛的旅遊區,歷史的對比真耐人尋味。
進入鹽礦場內一遊,遊客們得先穿上傳統採礦工人的工作服,搭乘礦場專屬的小軌列車,駛入狹窄蜿蜒的34公尺的隧道深處,深如下達六百公尺的地底鹽礦場。刺激有趣的是,鹽礦場內有數處狹長的斜木滑道,有膽識的遊客們都可以順勢溜下,好玩極了。
另外,還可搭乘木船輕划過深達3公尺的地下鹽湖,該湖專門用來從事鹽分的沉澱分離。遊客還可在旁淺嚐湖水,真是只有「鹹」可以形容!厲害的是,抽取鹽水的抽水機從1796年使用至今,還依然運轉無虞。當岩鹽以水洗的方式,將溶鹽以管子輸送後,就到鄰近的巴德瑞選哈爾(Bad Reichenhall)工廠,然後加以精煉而成食用鹽,至今依然還在市面上販售貝希特斯加登的岩鹽。
地址:Berchtesgaden Salt Mine,Bergwerkstrase 83, D-83472 Berchtesgaden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