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度五彩繽紛的文明古國( 

德里兼具古典與現代雙重風貌

 

撰文/鄭伊雯

 

未到印度之前,一直以為印度民族一律都是皮膚黝黑的面孔!也一直以為印度的國土,就是以著名的恆河流域為主吧!印度人大多是信奉印度教吧!凡此種種積非成是的錯誤印象,總要親臨印度國度,才能真正扭曲觀感,見識到「真正的」印度,知曉地大物博的印度原來內涵如此精采的過去、蘊含如此精深的文化、保有如此繽紛的特色,怎不叫人深深地著迷、沉沉地迷戀!

 

 

旅遊印度的首站,首先來到自古就是歷史名城,印度的首都德里(Delhi)市。德里面積約為1484平方公里,人口卻有9百萬人以上,但這卻只是已登記的人口數,尚不包含外來的流動人口,夠驚人吧!

 

自古即是歷史名城的德里,兼具古典與現代雙重面貌,在建城甚久的德里西北邊,依然保有回教政權所建造的宮殿古蹟,與古老的、早期街道的舊德里,大多居住著回教徒,矗立著紅堡與迦瑪清真寺二大古蹟。至於保有英國統治時期所精心設計之新德里,聳立著現代都會的嶄新大樓,新與舊、傳統與現代所交織的特色,即是德里變化萬千的萬種風情。

 

紅堡(Lai Qila

 

德里著名的紅堡(Lai Qila)位於亞穆納河西岸,佔地面積為2平方公里,乃由蒙兀兒帝國第五任君主沙賈汗(Shah Jahan)所建的新城-夏賈汗阿巴德(Shahjahanabad)的東邊部分。於西元1638年始建,歷經十年才完成。蒙兀兒帝國的第六任君主即在此居住,統治著全印度,可視為象徵著蒙兀兒帝國強大勢力的一大指標。

 

紅堡顧名思義就是紅色城堡,整座城堡全用紅色砂岩所建,外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周邊長度為2.41公里,乃沙賈汗王所蓋的皇市住處與行政中心,包括公眾接待大廳、私人宴會廳、精緻鑲飾的皇家浴池,華麗高貴的清真寺,國王宮殿,御花園等,足以見證蒙兀兒朝代強盛的國力與宏偉的建築鴻圖。

 

就在紅堡的西邊,只一哩遠處座落著於西元1648年建成的迦瑪清真寺(Jana Masjid),該寺結構宏偉,乃全印規模最大的清真寺,排名居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二大的清真寺。高達39公尺的尖塔,可說是德里最顯眼的標誌。於回教節慶期間,印度虔誠的回教徒峰湧而至,人馬雜沓,常使週遭的交通路線為之癱瘓。

 

古德塔Qutb Dinaibak

 

位於德里南部的古德塔,約建於八百年前,可說是全德里最古老的古蹟之一。回教君主古德皇帝於1199年開始興建古德塔,但只建造了第一層就駕崩了,後來就由其女婿續建完成四層,共有五層高,由下往上逐層尖縮,總高度為72.5公尺,內部有379個樓梯。融合了印度教與回教色彩的風格,把此座建於12世紀的五層石塔,譽為德里最具帶代表性的遺跡,印度史無前例的宏偉建築。

 

古德塔所在地,也就是當初最早第二個德里城的故居,所以此地還保留德里的第一個清真寺-古瓦吐勒(Quwwatul Islam Mosque)清真寺。當初回教古德皇帝於第三次攻打印度後才獲勝,為紀念勝利而蓋高塔,故古德塔又稱為「勝利塔」

。原本全為紅色砂岩建成的高塔,在十九世紀因地震損及第四、五層,後由英國人以大理石加以重建,故今日高塔的頂端顏色由紅色轉成白色。若從高空俯視高塔的平面圖,呈現出一朵蓮花的美麗圖案。

 

昔日古德地區周圍建有28座印度廟宇,回教君主在好不容易入侵印度後,於西元11921198年間大肆破壞舊有印度廟,就地取材,把所有廟宇的石材變成興建高塔與清真寺的建材。還在此殺害許多印度教徒,埋葬在此,以壞其風水,褻瀆印度廟的聖地。最後在此區,興建完成清真寺的中庭、迴廊與祈願堂等,提供回教徒一塊敬神之地。十三世紀另有一回教君主到此,看見古德高塔,卻想要興建更高的塔,卻也只完成一層而已,這就是在古德塔一側的巨大土堆遺跡。

 

今日遺留下的古蹟,在祈願堂的正前方豎有一面高大的拱形隔幕,代表回教的洋蔥頭頂式樣,既高貴又莊嚴,岩面的雕刻都是阿拉柏地區的花草圖案。但四周城牆,即是取材自印度廟的石材,因而保留雕刻著印度教神像、銅鈴、蓮花等聖物的石柱迴廊,構成一幅融合印度教與回教的特殊的風格。寬廣的中庭內,還立有一根高聳閃亮的鐵柱,乃是西元4世紀時名為古笈多(Gupta)帝國的國王,為表示對神的敬意而建鑄,時至今日,這根據大鐵柱依然高聳挺立,不露絲毫鏽跡,足見當時的冶金技術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胡馬庸陵墓(Humayun’s Mausoleum

這是蒙兀兒帝國第二任君主的陵寢,當1555年君主駕崩後,經過10年後才由帝王之后於1565年下令興建完成。此陵寢設計為一庭園式墳墓,取材當地的紅色砂岩建材更顯莊嚴,設計有用水道區分的四個小公園綠地,呈現不規則的八角形。來自波斯風格的壯麗的尖形拱門,圓頂雙層墊高的屋頂建築,充分反映出蒙兀兒王朝早期的建築風格。後期阿格拉市的泰姬瑪哈陵,就是以此陵墓為藍本,青出於藍的墓園傑作,被稱為德里的「紅泰姬陵」。

 

另外位於羅爾山脊上,座落德里最大的印度廟,廟名為吉祥天女-納拉雅納廟(LakshmiNarayana Temple),乃由印度著名的工業鉅子貝拉(Birla)家族在數十年前捐金獻建,又名貝拉廟,由於寺廟建築結構特殊,莊嚴又典雅,是德里相當出名的寺廟。

 

聖雄甘地紀念碑

 

在綠意盎然的公園內,設立紀念堅持和平抗爭,帶領印度脫離英國統治的聖雄甘地(Gandhi)紀念碑。此處為其火葬場,因印度教的習慣,骨灰要灑在恆河裡,所以公園中現只有一座石碑做為紀念。

 

印度門India Gate

 

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9萬多名印度軍人們,於西元1921年仿凱旋門風格建成的印度門,高42公尺,門上每塊磚石上,還記錄了勇敢陣亡將士的英名與官階,氣氛莊嚴、神聖且肅穆。四周綠草如茵,從印度門至總統府之間的車道,還是每年的126日慶祝共和的各項遊藝活動在此舉行的地點。

 

由印度門至1931年建造的總統府,即今日德里的政治中心,總統府原為殖民地時的總督府,建築在景觀優美的Raisana山丘上,融合印度傳統與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式樣,擁有340個房間,是新德里的地標建築。鄰近總統府的國會大廈,是現代德里的象徵,寬廣草地上矗立著環圓形成排列柱,呈現出現代高雅的格調,在此即可顯現印度泱泱大國的實力,規模雄偉的花園大道,方能呈現出印度最傲世的首府氣勢。

 

歷史篇

 

新舊德里的古往今來

 

 

印度首都德里(Delhi),一般觀光客可能只知有新德里與舊德里之分,以為「新德里」(New Delhi)就是1911年英國殖民政府從加爾各答遷都德里後,把歷史名城再加以擴建的部分,稱為新德里。

 

至於舊德里,就是指英國統治以前的德里舊城。仔細來分舊德里建城的歷史,約在西元前1500年,第一批入侵的雅利安蓋了Imbrastha,為德里的第一個城市。到西元1050年,十一世紀時第一批入侵的回教徒,來自阿富汗的皇帝建造了第二個德里城,也開啟回教徒統治印度的時代。

 

一直至十八世紀,不同朝代的回教政權、不同的君主,又相繼建了第三、四、五、六、七個德里城,德里城的規模才逐漸擴大。這批回教徒不僅將其信仰傳入印度,並以德里為首都,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德里回教政權,開創長達六百餘年的回教徒統治時代。

 

就在回教徒統治期間,西元1398年帖木兒(Timur)亦統率大軍橫掃印度。來自帖木兒後裔的巴伯爾(Babur),於1526年排除萬難,率軍從西北山區喀布爾進入印度,建立蒙兀兒(Mughal)王朝,成為蒙兀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定都阿格拉。繼位的第二任君王胡瑪揚(Humayun),更著手興建德里的第六個古城。

 

至蒙兀兒的第五任君主沙賈汗(Shah Jaha, 1628-1658),因嫌阿格拉過於稠密,而在德里興建規劃完整的新城,即為德里的第七城,今日德里著名的紅堡(Red Fort),就是當時位於河畔的城磐。雖然歷代諸朝對於德里的建築,均頗有貢獻,但蒙兀兒王朝的雄偉建築,才是德里建城史上登峰造極之作。因著強盛的蒙兀兒帝國,建設德里,使得今日德里留下諸多蒙兀兒時期的建築瑰寶,增添德里建築成就的光彩。

 

直到英軍殖民統治印度,建造第八個德里市,稱為新德里,並於1931年把首都從加爾各答移至新德里,至1947年印度獨立,新德里一直是印度的首都,政治的中心。新德里也因有規劃的花園洋房,樹影扶疏,素有花園城之稱。但英國殖民時期民宅的風貌,現今大都是免費承租給國家大臣們的居所,多是重門深鎖,凡人不得其門而入。

 

種族篇

 

首批入侵者雅利安人  
成就印度文化之精神

 

 

據說,最早的印度民族是一個篤信宗教、尊重生命、不殺生的民族,所以早期的印度人是吃素的民族,也不懂作戰的民族。當有外來者覬覦印度沃土時,印度原住民只有投降了,迫使印度原住民紛紛南下遷移,拱手把印度北部土地的統治權,交付外來者手中,成立新政權,開啟內憂外患的紛擾時代。

 

近代,根據於1920年代出土的遺跡中証明,位於今日巴基斯坦境內(昔日為印度屬地)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二城市附近,就挖掘出約在西元前2500年前的聚落組織,呈現出高度的文明型態,被稱為「哈拉帕文化期」,可說是印度最早的文明,名符其實使印度享有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稱號。

 

光彩耀眼的文明社會,總惹人垂涎!這時印度的傳統聚落,遭逢第一波的入侵者。約在西元前1500年,由東北方南下,遠從伊朗及裡海一帶大舉遷徙的雅利安人(Aryans),入侵印度,取代了早期的哈拉帕文化;但是跟隨雅利安人而來的制度與文化,卻豐富印度文明的內涵,成為今日印度社會制度與傳統文化的根源。

 

原來雅利安人即是使用梵文(Sanskrit)的民族,由於雅利安人初到印度之際,被印度壯麗的山川所吸引,於是以梵文寫下許多優美的詩篇,後來收錄成四部『吠陀經』(Veda),成為今日印度教教義的原典。且當時雅利安人信奉的婆羅門教,其教義精神也成了今日印度教的胚胎。

 

再者,定居在印度西北方的雅利安人部落,其社會的內部組織,早期因膚色的不同,分為淡膚色的雅利安人,和膚色較深、被迫淪為奴隸的原住民。後來,也因職業分工的緣故,社會階級愈分愈細,分為地位最高的婆羅門(Brahmana),專事宗教祭儀的僧侶階級。次為包括貴族、武士的剎帝利(Kshatriya)階級。三為務農的平民階層,稱為吠舍(Vaishya)。最後一級則是指從事勞工的奴隸,稱為首陀螺(Shudra)。可見,印度的種性制度最早只是職業上的區別,但經過三千年來的演變與遵守,已成為階級嚴明的種性制度。

 

地理篇

 

辛酸血淚交織的歷史 
塑造印度豐富面貌

 

 

地大物博的印度次大陸,面積足足有台灣的91倍大,三面環海,只有北面以綿延高山與鄰國為界。我們不妨就把印度大陸想成一位身著沙麗的女郎,右手舉起的位置,正是東北方的高山地帶,與緬甸、中國大陸、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國為鄰。女郎的左手叉腰,手臂傾斜的角度,正是與巴基斯坦相鄰的沙漠地帶,酷熱而貧瘠。而女郎宛如沙麗搖曳而下的雙腳,兩旁正是印度洋海域,限制外族侵犯的防線。

 

正由於印度大陸南部被海水圍繞,阻斷它人進攻的途徑,因此吸引外族進入物產豐饒的印度,就多由北部的山道,逐鹿印度中心地帶。因著印度北部緊鄰肥沃的恆河流域,所以北部區域的人口數最多,北部的城市也最著名,歷來各朝代的統治者也多由北部控制著全印度。而今城市的發展,分別塑造了北-德里、東-加爾各答、西-孟買、南-馬德拉斯,紛據印度四大門戶,成為今日印度的最四大城市。

 

雖然印度自古以來,遭遇的外患侵擾不斷,各種族經常大舉遷徙入境,人民多災多難。但也因於種族的多元性,不同種族融合組成印度民族,豐富印度多采多姿的文化內涵,塑造印度文化的活力與兼容並蓄的巨大包容力。舉凡國土民情、民族服飾、文化、地形與氣候,藝術與建築,都能呈現出令人目不暇給的萬千風貌,

讓人對印度之美打從心底發出讚嘆。

 

語言篇

 

陰錯陽差  
英文成為最通用的語言

 

 

印度地大物博,不只是土地大、人口多、宗教多、習俗多、種族多,就連語言也多,雖然印度內使用的語言可以歸類為17種語系,但東南西北各地的印度人所使用的方言卻多達2千多種,居住在東部的加爾各答與居住在西部孟買的人們,彼此就無法溝通。

 

 

源出梵文,後被制定為國語的印度話(hinda),以印度北部的人口最多使用,接近巴基斯坦則多使用烏爾都語。曾經統治過印度的波斯(伊朗)人,也有影響到印度語言,回教教義的阿拉伯文更是另一項影響因素。近代因英國殖民地的統治,使得英文成為最重要的語言,每個人從小的受教育階段,英文即是重要的課程,及至大學幾乎都使用英文教學,影響所及,今日印度各地的人們無法以方言溝通時,全都是使用英文來交談,使得英文成為最重要的語言工具。 

(沒想到大成報也將停刊改版 這是以前寫給大成報刊登的文章 我就一併放過來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德國媳婦 的頭像
    德國媳婦

    德國媳婦

    德國媳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